一年一度的“科技界春晚 ”如期而至 。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,苹果以“前方超燃”为主题举办特别活动 ,再度吸引全球“果粉”的目光。
此次发布会最受关注的,无疑是iPhone 17系列的亮相。与业界预测一致,苹果完成了对A系列芯片的常规升级,并进一步优化相机算法。同时产品线也迎来关键调整:iPhone 17、iPhone 17 Pro 、iPhone 17 Pro Max之外 ,首次新增iPhone Air,Plus版本则被取消 。价格方面,iPhone 17基础版5999元起 ,iPhone 17 Pro Max新增了2TB大内存版本,售价高达17999元。
图片来源:苹果官网
相比前代,iPhone 17 Pro/Pro Max则迎来了近7年最大幅度的外观调整。苹果彻底放弃了沿用多年的“浴霸”式相机设计 ,改用横向大矩形模组,覆盖面积接近背板三分之一,被不少网友调侃形似“充电宝 ” ,“史上最丑iPhone”的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 。
然而,争议性外观的背后,是影像性能的显著提升。据悉 ,iPhone 17 Pro Max三颗摄像头全都升级到了4800万像素,前置摄像头也从1200万像素提升到1800万。外界普遍认为,这将大幅缩小苹果与安卓旗舰机型在影像方面的差距 。
此外,iPhone Air主打极致轻薄特性 ,也将成为苹果史上机身最薄的iPhone机型,它被视为苹果折叠屏的“试验场”——安卓阵营已经有多款折叠屏手机,苹果也有意补齐这块“拼图 ”。
当然 ,在跟安卓阵营对战中,苹果在国内的AI(人工智能)功能依旧缺位。发布会上,苹果也并未公布国内苹果智能的落地时间 。
发布会后 ,苹果股价收跌1.48%,总市值为3.48万亿美元。
外观妥协与体验进化:设计争议下的影像豪赌
在发布会开始的30分钟后,苹果发布了新机iPhone——依旧推出四款新机:iPhone 17、iPhone Air、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。其中标准版iPhone 17“加量不加价” ,配备6.3寸屏,搭载全新A19芯片,采用3nm制程工艺 ,屏幕支持120Hz高帧率 。
iPhone 17 Pro/Pro Max两款机型则因设计引发热议。苹果此次大胆采用横向大矩阵相机布局,镜头间距有所增大,三颗镜头呈三角形排列于模组左侧,闪光灯与LiDAR传感器则移至右侧 ,令背部观感突兀,也因此被部分用户称为“史上最丑iPhone”。
图片来源:苹果官网
回顾苹果的设计历程,iPhone因设计改动引发争议已非首次。从“刘海屏 ”到“灵动岛” ,每次大幅调整初期总伴随质疑,却往往最终引领行业风向 。此次iPhone 17 Pro是否将重复这一轨迹,仍有待市场检验。尽管外观褒贬不一 ,但更大的模组为传感器和光学系统留出了空间,使影像能力得以提升。
此次iPhone 17 Pro/Pro Max升级最大的看点是影像系统 。两款机型成为首款配备三颗4800万像素摄像头的iPhone,覆盖广角、超广角和潜望式长焦 ,并支持最高8倍光学变焦(超过前代5倍的表现),使弱光拍摄和远摄能力得到显著改善。同时,苹果终于对前置摄像头进行了升级——iPhone17全系前置镜头从1200万像素提升至1800万 ,2019年9月,iPhone11系列将前置摄像头从700万像素升级到1200万,距离今年已经有6年时间。如今,前后影像能力全面提升 ,对视频创作者与摄影爱好者而言无疑是利好 。配色方面,苹果还首次新增橙色配色选项,试图在视觉上带来新鲜感。
这一轮硬件提升背后 ,也释放出苹果在硬件层面对安卓阵营影像竞赛的重要迎击。长期以来,iPhone的系统流畅与生态整合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赢得用户青睐,但硬件规格总被诟病低于安卓竞品 ,尤其是影像能力 。当iPhone还在“挤牙膏”时,国产机早已在影像赛道上全力冲刺,甚至“不计成本 ”寻求突破。
例如:华为Pura 80通过一镜双目的双焦段切换式长焦结构 ,将3.7x中长焦镜头与9.4x超长焦镜头合二为一,配合1/1.28英寸业界最大长焦传感器,可以在夜景 、舞台、人像、望远乃至微距等高阶场景中实现画质提升。华为常务董事 、终端BG(业务集团)董事长余承东更直言“这是一个非常精巧的设计 ,也是我们历史上最昂贵的相机模组” 。
vivo X200 Ultra则搭载2亿像素潜望长焦,支持100倍数字变焦,被用户称为“装在手机里的长焦炮”。
荣耀Magic7 Pro同样搭载2亿像素AI鹰眼相机,可实现100倍数字变焦 ,甚至能清晰捕捉蜂鸟振翅的瞬间。
在中国手机品牌冲向中高端的征途中,影像技术一直是关键突破口与白热化竞争领域。为打造差异化体验,厂商连续推出光学变焦、背景虚化、暗光拍摄 、运动抓拍等技术 ,每年研发投入高达十亿元级别 。
也就是说,iPhone 17 Pro/Pro Max虽然被调侃为“史上最丑 ”,但背后是苹果进一步提升性能来迎战安卓阵营的选择。
极致轻薄与必然牺牲:iPhone Air的双面性
性能之战后 ,是产品形态之战。
iPhone Air被视作本次发布会最大的惊喜,苹果CEO蒂姆·库克(Tim Cook)称其为“颠覆性创新”,而它的代名词就是“轻薄” ,屏幕为6.5英寸,但机身厚度仅5.6毫米,是苹果史上最薄的一款手机 ,重量165克,搭载A19 pro处理器 。不过,轻薄背后也有取舍——由于压缩电池容量及精简相机规格(后置只保留一颗4800万像素主摄),可能难以完全满足偏好大电池与高画质拍摄的消费需求。
图片来源:苹果发布会截图
iPhone Air还首次引入了苹果全新的无线网络芯片N1和C1调制解调器 ,后者此前已在平价机型iPhone 16e中投入使用。但更令人关注的是,由于轻薄,该机型的机身无法容纳实体SIM卡槽 ,意味着eSIM将成为唯一选择 。这不仅挑战用户的使用习惯,对国内运营商的网络与服务也提出更高要求。
事实上,早在2024年苹果iPhone 14系列发布时 ,苹果就在美国本土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。目前,以华为、OPPO、小米等为代表的主流智能手机厂商,正在国内市场大力推广在各种智能穿戴设备(尤其是智能手表)上搭载eSIM功能 ,而体量巨大的手机终端方面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。
iPhone Air因首次将在国行引入eSIM功能而备受关注。与传统SIM卡相比,eSIM卡在多个属性上都表现出色,包括配置 、尺寸、灵活性、安全性 、客户体验等。尽管此前已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将对eSIM版卡项目进行业务支撑 ,但外界普遍认为,这款手机的延迟上市几成定局,苹果在官网提示称:“在中国大陆,仅部分运营商支持eSIM 。”
从战略层面看 ,iPhone Air远不止一款新品发布那么简单,它代表了苹果在中端市场定位的重大转变。Omdia(原Canalys)分析指出,苹果以往在中端iPhone机型上的尝试 ,例如mini和Plus系列,市场表现均未达预期,这些机型陷入定位困境——既不是成本领先者 ,也不是真正的旗舰产品,它们在中国和印度等市场难以扩大规模。iPhone Air标志着苹果战略的转变。即通过将“超薄 ”打造为高端属性(而非依赖Plus型号的更大显示屏),苹果可以逐步淘汰销量最弱的机型 ,同时强化其产品线演进策略 。这借鉴了苹果在Mac产品线上的成功经验,即Air系列作为Pro系列的补充。
除此之外,从产品组合管理的角度来看 ,Omdia认为,Air还可以充当超薄形态因素的试验场,为未来苹果在超高端层级推出更薄、更耐用的可折叠iPhone奠定基础。与此同时,该机构还表示:“对苹果来说 ,超薄设计需要更高成本的工程、生产和材料投入,这使得以成本为导向的竞争对手难以复制 。”
当前,苹果是头部手机厂商中唯一尚未发布折叠屏的品牌。但今年以来 ,有多个供应链消息称,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或将在2026年下半年发布。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则预计,苹果2026年可折叠iPhone出货量为800万至1000万部 。
作为兼顾技术和品牌的产品 ,折叠屏产品被视作国产手机在高端领域弯道超车的最佳产业机遇,它不仅是明显可以与苹果做出差异化的产品,同时也成为高端产品的代表。当前 ,所有主流国产手机品牌均已推出各自的折叠屏产品,并开始进入对标用户体验的完善产品阶段。面对国产厂商在折叠屏领域的快速推进,苹果虽然姗姗来迟 ,却可能凭借iPhone Air积累的超薄技术经验,为未来折叠屏产品奠定差异化优势 。
硬件狂飙与AI静默:苹果的失衡挑战
在产品硬件迭代之外,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滞后,正为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带来持续压力。Omdia数据显示 ,2019年~2024年,苹果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逐年增长,从2019年的15%增长至2024年的24% ,但今年上半年,苹果的份额下滑至19%。
当前,苹果并未在国内推出其最新的Apple Intelligence(苹果智能)功能 ,在AI浪潮中显得有些“缺席” 。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,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4.1%,华为出货量虽然同比下降了3.4% ,但市占率时隔4年重回榜首,苹果出货量则同比下降1.3%,市占率排名第五。华为的强势回归 ,再加上小米、OV(OPPO与vivo) 、荣耀在高端市场的持续加码,以及三星在全球市场的稳固地位,让苹果感受到了竞争压力。
事实上,苹果在华市场走弱早有迹象。自2023年三季度起 ,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便开始下滑,其中季度跌幅最高达13% 。2025年一季度,苹果公司更是成为唯一一家出货量下滑的主要手机厂商;2025年二季度 ,苹果公司以13.9%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。
为提振销量,苹果一方面参与国内常规的电商大促销,另一方面罕见加入“国补 ”行列 ,通过降价吸引消费者。这一策略在短期内显现效果:苹果发布的2025年第三财季(截至6月28日)数据显示,苹果来自大中华区的总营收同比增长4% 。这也是其自2023年第四财季(相当于自然年2023年第三季度)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。库克表示,中国对部分设备提供的补贴(“国补”)帮助了苹果公司在该地区的发展。“这项补贴确实适用于我们的部分产品 ,而且显然有帮助 。”
不过,营收改善并不能掩盖苹果在AI上的落后。有消息称,苹果的AI功能预计年底才会上线。而苹果在发布iPhone 17系列后 ,仅在官网表示:“苹果智能推出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。 ”Omdia称,“苹果被视为AI领域的后来者,这构成了重大挑战”。
当前,AI应用正在加速普及。Omdia预计 ,到2025年底,将有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具备AI功能,高于去年的仅9% ,而AI相关应用下载量已超过10亿次 。显然,用户在日常体验中对AI的需求日益增长。“若不能加速AI部署,苹果可能将阵地拱手让给软件集成更深入的本地安卓品牌。”
(文章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)
股票的平台有哪些:散户炒股如何加杠杆-史上最薄iPhone来了!一图梳理果链概念股
股票开户券商比较好:炒股财经网站推荐股票-中信证券回应未来是否会有并购动作:在压力之下更要保持战略定力
炒股配资网站找:简单杠杆-通威股份:上半年净亏损49.5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
杠杆交易:炒股票杠杆-事关育儿补贴!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 系列支持措施公布
股票杠杆收费标准:散户买股票一次可以买多少股-“华系股”全线爆发:江淮股价创新高、“华为汽车”板块近一年涨幅超六成
正规在线配资知识门户:股票杠杆如何开通-中欧举行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
红腾网-全国炒股配资门户_在线炒股配资_正规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《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》白皮书,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,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...
3月24日,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。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,这个指数是什么?有哪些优势?投资价值如何?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
近日,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,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。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...
3月24日,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洋王”,002724.SZ)早盘一字跌停,此后股价拉涨,尾盘封涨停板...
3月24日,AI眼镜概念股开盘拉升,瀛通通讯直线涨停,明月镜片涨超10%,比依股份、博士眼镜、恒玄科技、国光电器等跟涨。...
2025年3月25日,倍轻松(688793.SH)公告称,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宁波倍松”)拟通过大宗交易...
记者|赵阳戈年初,证监会就修改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》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...
文/吴治邦3月24日早盘,在2024年年底压哨实施完毕重整计划的*ST花王股价继续跌停。自2025年1月...
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,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。...
【隔夜行情】•周五(2025年3月21日),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,截至收盘,截止收盘,沪指跌1.29%,报收33...
记者闫桂花 王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周日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...
记者辛圆给补贴、建平台,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,各地纷纷放出“大招”。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,湖...
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刘晓日前发表了对 2025 年市场的展望。刘晓指出,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通道,市场大幅...